2022年8月15日至16日,由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四川大學哲學系、四川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聯(lián)合主辦的“通過孟子而思——孟子學新探暨《孟子通釋》學術研討會”順利召開,來自國內多所高校的近60名專家學者圍繞議題展開了交流研討,學界同仁800余人次與會。
15號上午
上午上半場會議的主持人是曹峰老師,丁四新老師擔任評議。郭齊勇、張學智、廖名春、舒大剛四位老師發(fā)言。
郭齊勇老師以“李景林先生的孟子研究”為題,認為此書在解讀中充分吸收簡帛資料等現(xiàn)代學術研究成果,在內容上正講孟子,對思孟學派有很好的闡釋與定位。
張學智老師以“孟子的終極關懷及理學衍展”為題,論述了孟子思想的宗教精神,并以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和張載的思想為例,闡明了此終極關懷在后世理學思想中的發(fā)展。
廖名春老師的報告題目是“孟子“天下之言性”章新釋”,老師結合出土文獻,通過訓釋“故”“則”“利”“本”等字對孟子“天下之言性”章進行了新的闡發(fā)。
舒大剛老師的報告題目是“‘三蘇’父子的孟學觀”,介紹了蘇洵、蘇轍、蘇軾父子各具特色的孟學觀。隨后,丁四新老師對上半場四位老師的發(fā)言進行了評議,指出李老師對孟子研究的特別用心之處,對新書的出版表示祝賀。
上午下半場會議的主持人是陳立勝老師,趙法生老師擔任評議。曹峰、程奇立、韓星、林宏星、丁四新、劉成有、劉成紀、徐冰八位老師先后發(fā)言。
曹峰老師的報告題目是“孟子與伊尹”,老師結合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指出在《孟子》一書中可以看到孟子對伊尹形象的塑造,孟子努力將伊尹塑造為儒家人物,意識到必須使用、消費伊尹為自己服務。
程奇立老師報告的題目是“孟子禮學思想三題”,介紹了孟子的崇禮思想、孟子禮學思想的特點、孟子與荀子禮學思想的異趣及其對后世的影響。
韓星老師的報告題目是“《孟子》的孝悌之道與家國情懷”,認為孟子在孝悌之道問題上,上述堯舜,繼承孔曾,將孝悌之道作為基點,推衍至治國平天下,提出以孝悌為基礎的王道主張。
林宏星老師的報告題目是“動機效力與規(guī)范證成—黃百銳對孟子‘同情心’的詮釋及其反省”,以黃百銳對孟子“同情心”的詮釋為例,指出黃百銳認為孟子的同情心應該納入人的本能反應,且把欲望概念排除出去。但林先生認為前者的必然性很難證成,且認為孟子一書中存在大量的道德欲望。
丁四新老師的報告題目是“孟子哲學是子思子哲學的深化與發(fā)展”,指出孟子對子思不只有繼承,也有揀選與批判。認為孟子用新的四行說取代了子思的五行說,以此為基礎開出心性論,奠定性善的形而上基礎,另外孟子沒有對《中庸》的中和、慎獨之道等特別關注,也使得《中庸》在后世未被《孟子》所取代。
劉成有老師的報告題目是“淺議中國哲學的圣賢品格”,指出宋代理學尤為關注圣賢問題及天理心性圣性概念,這與大乘佛教、如來藏思想體系恰恰符合了儒家天道性命合一的精神有關,老師認為李老師的教化哲學是對儒家圣賢精神的闡發(fā)與揭示。
劉成紀老師的報告題目是“孟子對周孔時代音樂觀的發(fā)展”,認為孟子彌合了孔子圍繞音樂制造的古今、雅俗之爭,使音樂回復其一體性,以音樂的共享特質為傳統(tǒng)尚和的樂論提供了理論支持,以人對音樂的無差別參與導出了“與民同樂”的政治觀念。
徐冰老師的報告題目是“情感的秩序與對象:‘二本’問題與楊墨思維誤區(qū)探析”,認為“一本”并不只是血緣關系的愛親,而是本于親情。所謂“二本”實則是無本,指出楊墨的思維誤區(qū)在于抽象化地理解了道德,并沒有真正抓住道德形成的心理和情感機制。隨后,趙法生老師對幾位老師的發(fā)言做了精彩評議。
15號下午
15日下午會議上半場由陳赟老師主持,何俊老師擔任評議人。
楊國榮老師的發(fā)言主題是“孟子的性命之學”。楊老師從整個中國哲學的性、命兩個范疇作了深入剖析,揭示了性、命之間的復雜關聯(lián)。他提出心性問題討論是和窮理盡性相關聯(lián)的。
向世陵老師以“孟子‘仁術’義辨”為題,首先分析了“仁術”的提出與蘊含,齊宣王不忍牛餐觫而以羊易牛,孟子將此概括為“仁術”;其次,向老師談到了對“仁術”的思考及擴充推廣,認為“仁術”的核心仍然是仁,它經由“不忍”的善心觸動而予以彰顯;最后,向老師總結道:“仁術”是不忍之心的當然發(fā)現(xiàn)與意識自覺綜合作用的產物。仁愛之心要落實,離不開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手段,“仁術”架起了自惻隱發(fā)端至仁政施行之間必須的橋梁。
景海峰老師的發(fā)言主題是“從《孟子》所述看上古歷史的建構”。景老師認為,《孟子》里也有很多關于古代圣王功績的記載,但是孟子著力最多的是從教化的角度對道德文化的建構進行分析。孟子經過了精心的剪裁、編排,塑造了其以道德價值為核心的歷史觀,體現(xiàn)了孟子在戰(zhàn)國霸道盛行的時代背景下對于道德精神的堅守。
白奚老師圍繞“孟子的四端說與稷下學術”,指出孟子四端說不僅是孟子長期思考的結果,也是他在稷下學宮與各學派思想交流碰撞的結果。孟子以四端說為核心的性善論是對孔子倫理思想的重大推進,是對儒學自身理論建設的巨大貢獻,奠定了漢代以后中國文化關于人性、道德修養(yǎng)學說的主調。因此,朱熹才說孟子發(fā)明四端對儒家學說具有“安社稷之功”。
張志強老師的發(fā)言主題是“孟子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張老師認為,在孔子那里天命還保留了某種不可知的味道,但到了孟子這里就把這種不可知進行了一個可知化的證明。孟子強調,天命是可知的,但可知仍然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前提性條件,這個前提性條件就是盡心知性。張老師認為李景林老師的《孟子通釋》這個書里非常精彩的部分,就是對于心、性、情的討論。所謂盡性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李老師講的旁通的意義。盡性是在推己當中盡己,反身而誠,把自我放到情境當中,在情境當中去感通。盡性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盡情,情和理之間是不可截然二分的,情理合一。
林樂昌老師的發(fā)言主題是“淺議張載‘變化氣質’工夫論與孟子學說的關系”。林老師認為,張載變化氣質論是對孟子性善論的補充,張載把孟子質氣關系轉化為心氣關系,建構了一套“以心制氣,變化氣質”的工夫論。合內外之道是張載變化氣質論的核心。六位老師發(fā)言結束后,何俊老師根據發(fā)言內容的側重點,對幾位老師的發(fā)言進行了分類評議。
下午下半場會議的主持人是田智忠老師,評議人是林宏星老師。
趙法生老師的發(fā)言主題是“李景林先生論孟子之‘才’與‘氣’”,趙老師通過對《教養(yǎng)的本原:哲學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論》這本著作和《浩然之氣與人性本善——孟子“養(yǎng)氣”說的本體意義》、《從論才三章看孟子的性善論》兩篇文章的解讀,對李景林老師在不同時期有關孟子的“才”與“氣”的論述特點進行了分析。
陳立勝老師圍繞“儒家如何對待‘道德運氣’——以孟子為例”的主題,從道德運氣的含義和分類、儒家是否有道德運氣意識、儒家如何對待所謂的“道德運氣”以及儒家討論道德運氣的特點四個方面展開了論述。
何俊老師的發(fā)言主題是“陸象山論孟子的十字打開”。何老師解釋道,所謂的十字打開,是指分解立意。他指出,象山認為,孟子對孔子思想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問題上,一個是提出存養(yǎng)的概念,另一個是提出盡心的概念。
魏義霞老師以“孟子與宋明理學”為主題,論述了孟子對宋明理學的重要影響,她認為孟子的“心”對各派理學家都有深遠影響,張載、王夫之、朱熹等人的論述都有孟子思想的影子。
王雅老師的發(fā)言主題是“權變——孟子的道德選擇”。王老師指出,《孟子》里有幾次提到“權變”,經是普遍性的道德原則,權是在面臨具體情況時的選擇。這個選擇有的時候是一致,有的時候是不一致的,要視情況而定。
唐文明老師以“沃格林論《孟子》與中國的精神天下”為主題,認為沃格林準確指出了精神層面的天下的核心原則是王道原則,也就是孔子所說的仁。關于精神層面的天下,孟子是孔子最重要的繼承者,所以沃格林通過對《孟子》的解讀來說明孔子對精神層面的天下的建構,就是一個正面而簡要的做法。
陳赟老師的發(fā)言主題是“踐形與圓滿:孟子對超越性的‘超越’”,陳老師指出,要踐行圣人之學,首先要理解君子之學,而君子之學的特點就是精神的超越性。在孟子界定君子的時候,首先要區(qū)分大體和小體,大體是心官,小體是耳目之官,通過區(qū)分達到了一種社會分層,勞心者和勞力者。孟子以道德信念來界定人,實現(xiàn)對生物性、感性和自然性的一種突破,由此建立起盡心知性知天的思想。
任蜜林老師的發(fā)言主題是“早期儒家人性論的兩種模式及其影響——以《中庸》、孟子為中心”。任老師對比分析了以孟子為代表的人性、物性相異模式和以《中庸》為代表的人性、物性相同模式,指出孟子通過心善來推導性善,心善是天所賦予的,不是后天所習得的,而在《中庸》里,不管人還是物,都是從天道而來,人、物的區(qū)別在于其是否能實現(xiàn)性。任老師還探討了兩種人性論模式不同的原因以及它們各自產生的影響。發(fā)言結束后,林宏星老師對幾位發(fā)言人的發(fā)言內容進行了一一評議。
16號上午
16日上午會議上半場由羅安憲老師主持,鄭開老師擔任評議人。
陳來老師的發(fā)言為“《孟子通釋》的特色”,指出《孟子通釋》具有三個特色:一是具有吉大學派的學派底蘊,體現(xiàn)出金景芳先生提倡經學根底與鄒化政先生注重理論思維的匯通一體特色;二是呈現(xiàn)出鮮明的孟學詮釋義理派特色,注重對孟學義理的深入詮釋,以及對孟學精神的整體貫通;三是體現(xiàn)了近年來中國哲學教材編寫的重要收獲。陳老師認為李景林教授致力于《孟子》研究近三十年,有許多獨到的、深入的體會,與我們同時代的《孟子》解釋有許多不同之處;同時,作為面向文史哲本科教學的教材是成功的,《孟子通釋》將有益于中國哲學的相關教學和通識教育。
陳衛(wèi)平老師以“墨子:孔孟之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題,從古今之辯(禮與法、賢與能、王與霸、述與作)、天人之辯(人與禽、力與命、兼與愛、和與同)、名實之辯(名與實、知與行、“學而知之”與“耳目之思”、言與辯)、君子與小人之辯(義與利、智與功、經與權、中行與狂狷)四個方面詳細的論證了墨子是孔孟之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孟子在拒墨學的同時,又吸取了墨學,化解了墨子對孔子的質疑和挑戰(zhàn),從而深化發(fā)展了孔子開創(chuàng)的儒學,實現(xiàn)了“遵夫子之業(yè)而潤色之,以學顯于世”。
蔡方鹿老師從四個方面系統(tǒng)介紹了“朱子的孟學觀”:一則,朱子著《孟子集注》十四卷,集“四書”學中的孟學之大成。二則,朱熹在對抗佛老時,特別注重詮釋《孟子》,建構心性論理論,闡發(fā)義理。三則,朱子重孟輕荀,肯定孟子的性善論,認為荀子的性惡論等人性理論“皆非知性者也”。朱子還進一步強調性之為一,其本為善,而惡來源于稟受之氣的原因,集性善論之大成。四則,朱子反對“非孟”思想,批評李靚。
楊澤波老師發(fā)言的主題是“孟子達成的只是倫理之善——從孔孟心性之學分歧的視角重新審視孟子學理的性質”。首先,楊老師舉出了出于孟子而孔子不會講的四句話,以明孔孟心性之學具有明顯分歧。其次,從三分法的高度來看,孔子之心性學具有智性、欲性、仁性三個部分,而孟子只有欲性、仁性,而無智性。是以,孔子達成的善是全面的善,既有倫理之善,又有道德之善,而孟子達成的只是倫理之善。最后,楊老師強調孔孟心性之學分歧是儒學發(fā)展頭等重大事件,它作為一個醒目的標志,意味著儒學發(fā)展開始由“源”變?yōu)榱?ldquo;兩流”。
丁為祥老師以“超越而又內在:孟子對于宋明理學的精神支撐”為題,肯定了“超越而內在”是儒家文化的一個基本特征,這一特征表現(xiàn)于孟子,展現(xiàn)為“天之所與”與“我固有之”的雙向統(tǒng)一。孟子“圣人先得我心之同然”的說法,通過對“凡圣”之同的肯定,將“天人合一”落實于每一個體的是非知覺之間。孟子的這一規(guī)模,既構成了宋明理學發(fā)展的方向,同時也是把握其基本分系、走向的一個判別標準。
李振綱老師發(fā)言的主題是“孟子圣人觀發(fā)凡——以《孟子》為中心”。李老師認為孟子的圣人觀有五個方面的內容:一則,孟子對孔子的圣人觀進行了修正,認為“圣人,人倫之至也”。二則,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認為堯舜是規(guī)矩尺度。三則,孟子提出圣之“清”“任”“和”“時”,將孔子視為集大成者。四則,孟子的圣人史觀與其民本主義兩個向度結合起來才是孟子歷史哲學的全貌。五則,孟子的圣人觀中具有學以至圣的依據與工夫次第。發(fā)言結束后,鄭開老師對幾位老師的發(fā)言進行了一一評議。
下半場會議由曾海軍老師主持,趙金剛老師評議。首先羅安憲老師以“人性還是人之性,本善還是向善”為題進行發(fā)言。在人性還是人之性問題上,羅老師認為孟子和荀子關切的問題有根本的不同,孟子的問題是人性的問題,人性即人之所以為人的依據。荀子的問題是人之性的問題,人之性是人先天具有的生物本能。是以孟子言人性善,而荀子言人之性惡。在本善還是向善問題上,羅老師認為孔子所開創(chuàng)的仁義之道具有現(xiàn)實根基,因此我們討論孟子心性論候必須聯(lián)系其仁政思想。而仁政思想的核心是本善而非向善。
鄭開老師報告的主題是“孟子‘萬物皆備于我’章劄記”,鄭老師認為“萬物皆備于我”至“反身而誠,樂莫大焉”之間具有被刻意創(chuàng)造出的“跳躍”。《孟子通釋》中對此章“物我人己內外的一體相通的境界”的定義是準確的。鄭老師進一步指出:“我”接近于“圣人”,“萬物”應理解為“百姓”,因此“萬物皆備于我”表達的不是所有格,而是物我之間深刻的內在聯(lián)系。
方朝暉老師的發(fā)言主題是“靜態(tài)人性觀還是動態(tài)人性觀——性善論解讀新思路”。方老師首先從“性”之字義提出人性觀實則有靜態(tài)與動態(tài)兩個維度。孟子性善論無疑是多元復雜的,如果我們立足于動態(tài)人性論視角,不難發(fā)現(xiàn)在《孟子》文獻中不乏從“生命成長法則”來理解人性的例子。而孟子實則認為生命成長的一條法則就是為善可使生命輝煌燦爛,這一思想雖未被孟子直接言明,但在事實上構成了其性善論的重要背景。
問永寧老師以“知言與以直養(yǎng)”為題進行發(fā)言。問老師受回教思想啟發(fā),對“知言”與“以直養(yǎng)而無害”進行再詮釋。問老師認為在日常經驗中,“言”是具有偏向的。故所謂“知言”與“以直養(yǎng)而無害”就是要從經驗中脫離出來,而“言”之背后的“我”不再是具有人我分別的“形色之我”或“虛我”,而是超現(xiàn)象的與天在一起的“作證之我”或“真我”。
王興國老師以“孟子性善論的多重因緣”為題,認為孟子性善論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而是與五重因緣有密不可分的必然聯(lián)系:一是心性論成為戰(zhàn)國時代的重大問題。二是戰(zhàn)國時代關注和重視養(yǎng)生。三是辟楊墨,弘揚孔子之道。四是以人禽之辨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性善論。五是在與告子的辯論中闡述人性善。必須透過和深入這五重因緣,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孟子的人性論及其重要的意義。
陳壁生老師的報告以“孟子與《春秋》”為題,從解釋學的角度,梳理《孟子》中敘述《春秋》部分的解釋史意義。陳老師首先說明了孟子與《春秋》的關系,其次介紹了《孟子》與《公羊傳》的文獻相通性。最后以《孟子通釋》對“孔子作《春秋》”的解釋為例,說明《孟子》中對《春秋》的敘述經過了漫長的解釋傳統(tǒng),其背后有大量的思想史意味,在后來解釋學中產生了深刻影響。
宋立林老師報告的主題是“孔孟人性論的貫通”,宋老師指出對于孔子人性論的定位大致有四種:一是不以善惡為性,二是善惡相混,三是性惡論,四是性善論。宋老師從文本出發(fā),論證了從孔子的心性論事實上是一種隱形的性善論,且已經具有人性與天道貫通的思想。孟子則進一步深化了這一未被言明和論證的思想,即所謂“十字打開”??酌先诵哉撍枷胍馕吨總€人可以通過自我的生命建立而自足地獲得人生的終極價值。
高海波老師報告的主題“‘性統(tǒng)心情’與‘心統(tǒng)性情’:二程與朱子的兩種孟子心性觀”。高老師認為朱子與二程的心性論具有區(qū)別:二程對于心性論的看法隱含著“性體心用”義和“本心”義,而朱子反對此二說。故相比較而言,二程對心性的看法更接近孟子,可概括為“性統(tǒng)心情”。而朱子則因為避免佛教的影響而反對本心觀念,其心性論遠于孟子,與二程亦不同,可概括為“心統(tǒng)性情”。發(fā)言結束后,趙金剛老師根據發(fā)言內容,對幾位老師的發(fā)言進行了分類評議。
16號下午
16日下午會議上半場由陳壁生老師主持,高海波老師擔任評議人。
楊海文老師以“‘一尺與八尺’的困局及其破解”為題,重思《孟子》6·1的王霸義利問題。“一尺與八尺”都是以利欲熏心為動機,以踐踏道義為手段,以身敗名裂為結局。在孟子看來,戰(zhàn)國時代的知識分子既不能為了伸長八尺而彎曲一尺,也不能為了伸長一尺而彎曲八尺,而是必須正道直行。
荊雨老師從“整體實存之性:孟子性善意蘊之楷定”,“情、才、氣:實存善性之開顯與呈現(xiàn)”,“思、存、養(yǎng):實存之善的工夫與實行”,“演化倫理學:道德實存說之助力延展”四個部分談《孟子通釋》之一貫精神,論述了整體性實存之善,認為李老師的《孟子通釋》為他思考人的道德的來源、根源在哪里,人的道德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想根據。
曾海軍老師結合李老師《孟子通釋》,探討了如何理解作為“真實無妄”的“誠”。曾老師認為,“誠”不屬于一種反映存在事物的概念,而是一種不同于概念的觀念;“誠”不在于把捉存在的事物,而是范導事物的存在,其范導作用時時需要心的主宰。如何才能清晰地闡明“觀念”的發(fā)生,如同將概念從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分析出來一樣,是一個十分重大的課題。
田智忠老師就《孟子》“天下之言性”章進行發(fā)言。田老師首先認為孟子對這章的三句話不是全盤接受,但也不是完全反對,也沒有把其等同于性善論的結論。其次,田老師認為應該對這三句話進行一個邏輯的把握,將之與后文的“所惡于智者,為其鑿也”聯(lián)系起來。孟子反對的是由前三句引出的反智結論,強調性善是順乎自然、天生的,用智也要行乎無事,順乎法則。
許家星老師從經學哲學的角度,討論了李老師的孟子學與教化哲學。首先,他認為李老師的《孟子通釋》既是一部經學哲學著作,也是一部創(chuàng)造性很強的哲學著作。其次,這本書是李老師讀《孟子》三十多年來的凝聚和結晶,教化哲學即根底于《孟子》。最后,李老師在這本書中體現(xiàn)出的強調深思、獨造、自得的治學方法,是很有示范意義和獨立精神的。就李老師本人而言,李老師還有一份為中國哲學說話的擔當,他在學術上堅定自己的觀點的精神也很值得我們學習。
王正老師的發(fā)言以“孟子對‘力’的反思”為題。王老師指出,在孔孟的意義上,力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儒家所否定的先天不平等的強力的因素,另一種是儒家所贊成和勉勵的勉力而為、盡心力而為的“力”。對于李老師的《孟子通釋》,王老師認為其特色是特別重視義理的闡釋,并在義理的闡釋的基礎上對《孟子》的諸多觀念和思想有所闡發(fā)。
趙金剛老師以“惻隱與親親——仁孝何以一體”為題,討論如何能夠融貫性地解釋仁孝的關系。“親親”有一定的“特殊化”向度,而惻隱是一個無特殊對象的普遍性的道德情感,如何消弭孟子乃至整個儒家內部的這種張力,趙老師認為,惻隱和四端是不穩(wěn)定的,在鍛煉的過程中,在親親中將抽象的德性具體化,將抽象的他者具體化,我們能夠逐漸去實現(xiàn)普遍性和廣闊性的仁。
李記芬老師的報告主題是“略論孟子仁之端與能”。李老師指出,從仁之端進而談仁之能的問題時,仁之端雖然為仁德的實現(xiàn)提供了可能,但要轉變?yōu)楝F(xiàn)實,則取決于仁之能,這便是從心這一主體的功能上而言。只有發(fā)揮人的主體性,人才能在己之身心整體、自己與他人他物的相處中獲得仁。仁德的實現(xiàn)問題也為后來荀子仁學課題進一步推進留下了空間。發(fā)言結束后,高海波老師對幾位老師的發(fā)言進行了一一評議。
下午第二場會議由楊海文老師主持,程旺老師評議。
蔣麗梅老師論述了李老師的道家思想研究。首先,蔣老師認為李老師的道家思想研究涉及廣泛、內容豐富,主要包括老子、莊子、管子和魏晉玄學中的一些熱點問題。其次,蔣老師從語言分析、中國哲學方法以及道家經典系統(tǒng)和義理系統(tǒng)討論了李老師的道家研究方法。最后,蔣老師認為李老師更強調儒道之間的一致性,突破儒道思想分野。
張樹業(yè)老師的報告題目是“李景林《孟子通釋》‘以情應物’理論及對康德的回應”。張老師認為,康德哲學對于情感比較明確地采取一種拒斥的立場,情感對于康德而言并不具備道德屬性。而通過李老師指出來的性善論,即人的道德性不是外鑠而來,而是人的實存的積極情態(tài)性的存在,我們才從存在實現(xiàn)的動態(tài)過程的意義上把握到了人之生存的整體性特征,這才是孟子性善論的真義,儒家性善論的真精神。
陳多旭老師的報告題目是“經典新詮與文脈存續(xù)——讀《孟子通釋》的一點心得”。陳老師認為,李老師的《孟子通釋》為我們今天重新選擇和詮釋經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睹献油ㄡ尅纷畲蟮奶攸c就在于“通”字,它一方面薈萃了李老師數(shù)十年來研究《孟子》的諸多精要見解,另一方面,它也是老師寓作于述,用來印證和呈現(xiàn)教化哲學觀的一部經典文獻。對《孟子》作注,更有利于把文脈轉化為血脈,對當下的經典閱讀有重要的意義。
董衛(wèi)國老師的報告題目是“為文教立本——李景林先生對孟子心性論的詮釋”。董老師認為,李老師的教化哲學特別重視心性之學,其一貫的思想是,“性”作為一種價值本源,是通過情感而指向對象,在以情應物的過程中把價值呈現(xiàn)出來。董老師最后總結到,教化儒學,并不是指教化儒學是儒學的某一個部分,而是說人文教化應是儒學一以貫之的精神,是從人性情的本原和人生活的實然而引導出來的一個價值系統(tǒng)。
云龍老師以“教化哲學體系建構中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發(fā)表了自己的感想。云老師認為,“教化”不僅僅是一個角度,對于李老師來說,它是儒學甚至于中國哲學的一個內在的特質。李老師的教化哲學系統(tǒng)是在對經典的解讀和詮釋中逐步形成的,對《孟子》的詮釋構成了其基石中的基石。云老師認為把孟子思想理解為以人性本善論為形上理論基礎,統(tǒng)攝工夫修養(yǎng)論和境界實現(xiàn)論以及王道政治論于其內的教化哲學系統(tǒng),是《孟子通釋》的最大特色。除此之外,其借古鑒今的詮釋特點,對于中國哲學的現(xiàn)代性轉化的完成,以及當今重大社會問題的解決之道,都有著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戴森宇老師的報告題目是“《孟子通釋》中體現(xiàn)的教化意涵”。戴老師首先講述了《孟子》宋以前到現(xiàn)在的解經詮釋史,認為過去的《孟子》其實都各有所偏。而李老師的書隨文對《孟子》中的各個重要問題和關節(jié)處通貫地進行疏通、辨析,彰明主旨,勾弦發(fā)微,往往能夠一針見血地點出《孟子》的真精神。同時,戴老師認為李老師的《孟子通釋》是他對儒家教化哲學體系建構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其教化理念落實到儒家經典方面的一次嘗試,教化的意涵在《孟子通釋》當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
張培高老師的報告題目是“《孟子》在張載學術思想建構中的作用與地位”。張老師指出,《孟子》在張載的哲學體系中起到方向性的導向作用、立場性的作用,形象地說就是扮演著掌舵人的角色;除此之外,還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作用:第一是吸收孟子的心性論建構性二元論,第二是吸收孟子的氣論建構變化氣質的工夫論。發(fā)言結束后,程旺老師對幾位老師的發(fā)言進行了一一評議。
閉幕式由章偉文老師主持。董衛(wèi)國老師對15日的會議發(fā)言做了總結,依據主題將其分為了四類:一是評價和反思李景林老師的孟子學研究,如郭齊勇老師、趙法生老師的發(fā)言;二是《孟子》中的哲學問題的專題研究,如張學智老師、廖名春老師、程奇立老師、韓星老師、劉成紀老師、楊國榮老師、向世陵老師、景海峰老師、白奚老師、林樂昌老師、王雅老師、陳赟老師的發(fā)言;三是《孟子》思想史、文化史視角的研究,如舒大剛老師、張志強老師、曹峰老師、丁四新老師、劉成有老師、何俊老師、魏義霞老師、任蜜林老師的發(fā)言;四是從域外漢學或西方哲學的問題意識切入對《孟子》的研究,如林宏星老師、陳立勝老師、唐文明老師、徐冰老師的發(fā)言??傮w來說,以上發(fā)言也涵蓋了中國哲學研究方法的幾個方面,一是重視義理和重視考據的傳統(tǒng)經學研究,二是以哲學的視角來切入對哲學問題進行的研究,三是客觀性的學術和文化史角度的研究。最后董老師表示,各位老師的發(fā)言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見解獨到,對他和與會者都有很大的啟發(fā)。
云龍老師對16日的會議發(fā)言做了總結。首先,很多老師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做出發(fā)言,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帶有西學背景的研究,如楊澤波老師、方朝暉老師的發(fā)言,既呈現(xiàn)出了他們對《孟子》的解讀,又體現(xiàn)了他們自己關于孟子義理體系的建構;二是經學或史學角度的研究,如陳壁生老師的發(fā)言。其次,討論的時間跨度也很大,主要是從先秦到宋明,如高海波老師、張培高老師、蔡方鹿老師、丁為祥老師的發(fā)言都是在宋明的視野之下看《孟子》。再次,討論的對象一方面是《孟子》的本義,尤其是人性論、知言養(yǎng)氣、“萬物皆備于我”、實存之善、“天下之言性”章、“力”、四端之心、端與能、圣人觀這些孟子哲學中很關鍵的議題;另一方面是李景林老師的《孟子通釋》和教化哲學體系,比如荊雨老師、曾海軍老師的發(fā)言。最后,云老師總結到,各位老師的發(fā)言觀點獨立新穎,對他和與會者都有很大的啟發(fā)。
會議最后,章偉文老師發(fā)表了閉幕致辭。章老師首先向各位參會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章老師表示,召開本次會議的原因是“圣道傳承”,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慧命的傳承,要“弘其道、傳其學”,李老師的學術正體現(xiàn)出了傳承中華文化的自主擔當和對中華文化的使命感,這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談到,這也是北師大中國哲學學科的寶貴資源,他代表北師大中國哲學學科向李老師幾十年來在這里的深情和辛勤耕耘表示衷心的感謝。最后,章老師再次向李景林老師和各位參會老師表達感謝,本次學術研討會圓滿結束。
來源:“教化儒學”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