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
《道德經(jīng)》的治國之道
發(fā)表時間:2015-04-07 23:15:54    作者:    來源:
                                                                                            《道德經(jīng)》的治國之道《中國宗教》2014年11期
詹石窗

  一



“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個命題,歷史上已經(jīng)有很多名家作了解釋??肌墩y(tǒng)道藏》存有50多種《道德經(jīng)》注本,歷漢唐而至宋明,有帝王師之注,有帝王之注,也有著名道教學者之注,也有權臣高官之注等。茲列舉幾種,稍加分析。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經(jīng)疏》卷八稱:“此喻說也。小鮮,小魚也。言烹小魚不可撓,撓則魚漬。喻理大國者,不可煩,煩則人亂。皆須用道,所以成功爾。”這段注釋明確指出《道德經(jīng)》講的“治大國若烹小鮮”是一種比喻,讓人們明白老子陳述思想的特點,不至于偏離其路向旨趣。“小鮮”從詞義上解釋就是小魚,烹調(diào)小魚的關鍵所在是“不可撓”,最后歸結(jié)到治國問題上來。所謂“撓”,本指用手在液體或流體中攪動,后來引申為“擾”,如許慎《說文解字》就以“撓”為“擾”,表示干擾。“烹小魚不可擾”是說烹小魚不可以用器具加以攪動,因為魚太小了,一攪動就糜爛了。其引申義是“理大國”與烹小魚的道理是一樣的。既然烹小魚不能擾,治大國當然也不能擾了,一攪擾人們就會“煩”。什么是“煩”呢?許慎《說文解字》謂:“煩,熱頭痛也。從頁從火。”其中的“頁”,其甲骨文寫法,像人頭的樣子,表征火在頭上燒烤,所以頭痛,讓人心煩意亂。“理大國”不可煩,就是說不可以用那些讓人心煩的辦法來治理國家。對于百姓來講,也就是法令太多卻松弛而不能貫徹,變來變?nèi)?,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此外,就是對老百姓自己的事情干預太多,老百姓痛苦不堪,無法安居樂業(yè),社會就亂了,國家當然無法治理。因此,唐玄宗最后指出“皆須用道,所以成功爾”,文中的“皆”字把烹魚與治國兩事都涵蓋了。意思是講,“烹魚”必須遵循大道,治理國家也一樣要遵循大道,唯有如此才能獲得成功。

其實,這種解讀在漢代已經(jīng)流行了。河上公《道德真經(jīng)注》卷四謂:“鮮,魚也,烹小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恐其糜也。治國煩則下亂,治身煩則精散。”對照一下可以看出,唐玄宗的解釋基本上是依據(jù)河上公章句的說法。此外,河上公的解釋還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河上公指出烹小魚不可以“去腸”、“去鱗”,這是強調(diào)整體性。言外之意是說治理大國一樣需要把握整體,通盤考慮,不可以割裂的方式處置。第二,河上公把治國與治身聯(lián)系起來,在他看來,不論是治國還是治身都應該避煩。因為治國煩,就會亂了百姓;而治身煩,就耗損精氣,直至損壽早亡。在河上公心目中,國家就像人體,而人體也像國家,治身治國,遵循同樣的理法,都可以從烹小魚的事項中得到啟迪。

河上公為什么強調(diào)烹小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的“三不”方針呢?這實際上是遵循《道德經(jīng)》的“無割”法度?!兜赖陆?jīng)》第二十八章說:“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無割。”所謂“樸”就是原初的樹木,“散”就是把原初樹木割開,制作為器皿。圣人使用了這種器皿,作為官長以管理天下。在老子看來,管理天下必須回歸于“樸”,天下就是“大制”,回歸于樸,就是回歸于“無割”的大制狀態(tài),因此說“大制無割”。

關于烹小魚、治大國的“無割”理念,北宋資政殿大學士呂惠卿《道德真經(jīng)傳》卷四有一段明確的解說:“得有國之母以治國,雖大無難也。烹魚者不可以煩,而烹小鮮者尤當全之而不割者也。治大國者亦若是而已,烹而割之則傷矣。以道蒞天下者謂之大制,亦不割以傷之而已。”文中的“有國之母”就是“道”。呂惠卿之所以不直接用“道”字,而用“有國之母”就在于要凸顯“道”的母性慈愛特征。照呂惠卿的解釋,只要有母性的慈愛態(tài)度,國家雖然很大也是不難治理的。慈愛母性的特點就是不割不傷。烹小魚應該不割不傷,治理大國也是如此。如果說唐玄宗與河上公對于“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解釋主要是闡明了一種思路,那么呂惠卿則著重強調(diào)一種態(tài)度。







對于烹小鮮與治國來講,思路、態(tài)度與方法、準則、過程是不可分的。換一句話來講,有了明確的思路和謹慎、慈愛的態(tài)度,還得有可行的方法,并且小心翼翼地把握整個過程。所以,我們看到,歷史上有些注家又是側(cè)重于方法、準則與過程的闡述,例如嚴君平、明太祖、鄧锜的解說就是這樣。

漢代嚴君平《道德真經(jīng)指歸》卷十解釋說:“夫處尊之位,秉天下之機,威權之重,早已大矣。更大動之,則所失者多,故治大國若烹小鮮。施教令如風隙穴,猶恐眉過半額,絲出如綸。況乎縱情欲,輕四海,大有為,殘百姓,則若虎豹之糜體,飄風之折屋,不亦宜乎?”

嚴君平所謂“處尊之位”是就帝王講的。在他看來,老子《道德經(jīng)》“治大國若烹小鮮”是警戒帝王的言辭。帝王掌握天下樞紐,具有無比權威,猶如天地之大,故而治理國家的改革不能靠大動作,而應該像風從縫隙中吹過一樣,讓人沒有察覺。換一句話來講,治國應該潤物細無聲。治國者如果不是這樣,而是自尊狂妄,縱欲無度,不把四海疆域放在心上,胡作非為,讓老百姓受傷,就會像狂暴的虎豹那樣最終戕害自己,直至身體糜爛,也像大風吹損房屋一樣,后果將不堪設想。所以明王圣主治理大國,就應該像通小水、察秋毫那樣,由小到大,戒急不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解決問題,這樣才不會讓老百姓感到大起大落、無所適從。

嚴君平是從治者的角度出發(fā)考慮治國方案的。這一點,明太祖有進一步發(fā)揮,他在《御注道德真經(jīng)》卷下說:“善治天下者,務不奢侈,以廢民財,而勞其力焉。若奢侈者,必宮室臺榭諸等徭役并興擅動,生民農(nóng)業(yè)廢,而乏用國危,故設以烹小鮮之喻,為王者馭天下之式。”明太祖這種解說側(cè)重于治者的修養(yǎng)。他認為老子的話是“為王者馭天下之式”,所謂“式”即“范式”,也就是可以遵循的準則。根據(jù)這個準則,治國者應該反對奢侈,因為興師動眾地建設各種供奢侈生活享用的宮室臺榭,大量浪費民眾的財物,必然導致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荒廢,物質(zhì)匱乏,國家就出現(xiàn)危險了,正由于如此,老子才以“烹小鮮”作比喻,希望警醒治國者嚴以律己,節(jié)儉從事。明太祖從治國者必須自律入手,來闡發(fā)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意涵,反對鋪張浪費,提倡勤儉節(jié)約,并且把這當作治國范式,可謂別出心裁,對于規(guī)范當時各級政府官員來說無疑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明太祖所說的“式”,表示使用工具、器具的套路、程序,意味著烹小魚與治大國都應該掌握正確的套路、程序。關于這一點,元代全真道道士鄧锜通過內(nèi)丹修煉過程來表征,他在《道德真經(jīng)三解》卷四中指出:“人身兼乎天地大國也。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十五絡、三百六十骨節(jié)穴俞、八萬四千毛竅腠理,血長八百一十丈,氣畜一萬三千五百息,小鮮也。若治人身,以心腎水火烹之,其氣交歸于體,而不至于散亂。若治大國,以陰陽水火烹之,其德交歸于道,而不至于苛細。”鄧锜一方面把人體看作兼具天地大國的存在,另一方面又把身形組織器官、血脈與經(jīng)絡看作“小鮮”。在他看來,無論人體還是國家,都有“水火”,都可以煉丹。就人體內(nèi)丹而言,就是以心腎水火來烹煉;就國家治理而言,就是以陰陽水火來烹煉。通過烹煉,體內(nèi)精氣交歸于一體,而國家之德則交歸于道。

內(nèi)丹修煉過程就是掌控火候操持的過程。所謂“火”,丹家認為有三種:一是心火,二是腎火,三是膀胱之火,合起來稱作“三昧真火”。內(nèi)丹修煉就是用此“三昧真火”來調(diào)理體內(nèi)的精氣神,進火必須適度,這就是火候的掌握。鄧锜將內(nèi)丹修煉法度引入老子《道德經(jīng)》“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解釋中,其所要闡明的就是:無論是烹小魚還是治大國都應該掌握好烹煉的火候,任何動作都必須適度。







如果把“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與整部《道德經(jīng)》貫通起來,放到道家文化史的大背景下來解讀,就會發(fā)現(xiàn)更加豐富而深邃的內(nèi)涵。

不言而喻,老子這句話的主旨是表征如何“治大國”的問題。誰來“治大國”呢?當我們聯(lián)系這句話的上下文,就可以找到蘊藏的主語。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首句提出“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命題之后,緊接著說:“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意思是講:如果能以“道”的無為、清正、誠信去治理百姓的話,自然能夠達到和氣致祥的目的。連惡鬼的作亂,也難以顯出神奇的靈應。非但惡鬼難以顯出神奇的靈應,就是威懾力巨大的神明,也不會來傷害人。非但神明不傷害人,就是圣人看到人民良善不詐,他也不必慨嘆“人心不古”,更不必使出浩然正氣,去鎮(zhèn)懾一些為非作歹的偽君子。如果能夠達到無形的鬼神與在世的圣人都不傷害人的話,那么天下也就進入了德性感交的境地。整個段落以層層遞進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將圣人推出,向人們暗示:治大國者就是“圣人”。

找到了治大國的主語,就可以比較深入理解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內(nèi)在意涵,這句話還可以從4個層面予以解釋:

第一,治大國者應該具備圣人的品質(zhì)。圣人之“圣”,繁體字是上下結(jié)構,其上為“耳、口”,耳是用來聽的,口是用來講的,這首先意味著圣人耳聰目明,既能夠了解信息,又能夠宣講,傳播大道。從當代的角度看,圣人了解和掌握信息不單純是用自己的耳目感官,而是延伸到運用可能的器具和力量。下方是一個“王”字,三橫一豎,其三橫代表天地人,上代表天,下代表地,中代表人,一豎表示通天達地知人。這樣看來,古代所謂圣人具有特殊本領。從今天的立場看,這意味著領導者應該具備特殊才干,并且具有特別強的溝通能力,不僅能夠溝通世間,而且能夠溝通天地,能夠著眼全局,正確決策。此外,老子所講的圣人又是“知常”而廣容的人,是秉公辦事、廉潔慈儉、不謀私利、常善救人、常善救物、品德修養(yǎng)崇高的人。

第二,應該以治水的精神來治國。如果說“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的前提是圣人的崇高品德,那么關鍵所在則是“治”。在金文里,“治”左邊表示相互辯駁的言辭;右邊是司法之“司”的省略,有主持、主管的意涵,合起來表示主持公道、撥亂反正。后來的篆書左邊是“水”偏旁,表示洪汛;右邊為“臺”字,表示土石堆積的堤壩;合起來表示開鑿水道、修筑堤壩、引水防洪。我們現(xiàn)在用的“治”字,既潛藏著上古“公道”的意涵,又凸顯了以水為法象的治理趨向。所謂“以治水的精神來治國”就是要了解“水”的特性,既要有疏通的渠道,又要有防止洪水泛濫成災的堤壩。引申到人間社會的治理問題上來,這意味著必須建立上下暢通的信息渠道,包括提供社區(qū)文化活動設施,建立上下溝通渠道讓全社會的人們能夠暢通地進行情感交流。與此同時,應該建立穩(wěn)定的生活條規(guī),有法可依,賞罰分明,在全社會形成良好道德風尚。

第三,應該有宏觀視野與“為之于細”的精神。既然“治”的對象是“大國”,治理者就必須有全局觀念、整體觀念、長遠觀念,能夠有序規(guī)劃、合理布局。但是,光有大計劃和大布局是不夠的,具體實施又必須從細小做起,落實到細節(jié)。從某種意義上講,老子《道德經(jīng)》的“小鮮”就是一種注意細節(jié)的象征符號,它暗示治國者應該充分了解情況,深入基層,親自體驗,掌握第一手信息資料,唯有如此,才能夠“以百姓心為心”,決策得到民眾的擁護,從而造就穩(wěn)固的社會基礎。

第四,歸結(jié)到最后,就是要“以道蒞天下”。道家從上古的《易經(jīng)》汲取智慧,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活境界和“觀天道,推人事”的思想方法。所謂“觀天道”,就是認識宇宙天地的運行法則。“天道法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這就是日月有常、四方有序、上下定位、公正不偏。所謂“推人事”就是以“天道”為準則,檢查人間社會的一切活動、一切制度是否偏離了“生生不息”的發(fā)展趨向,如果偏離了,就得徹底糾正,例如政府機構人員貪瀆嚴重,就必須下大氣力予以整頓,絕不姑息養(yǎng)奸。唯有如此,才能培植善氣、樹立正氣、積蓄真氣,從而實現(xiàn)國家的長治久安。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國哲學史學會